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非遗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生命力,推动数智化手段与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近日,天津城建大学社区教育项目组成员——外国语学院师生,深入天津市河东区滨河新苑社区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探索与实践”主题活动。
项目组负责人郄洪欣老师与班主任刘斌老师、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史晓雪和许誉丹同学共同参与了此次社区教育活动。首先,郄洪欣老师对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随后,项目组成员史晓雪同学引导居民参与了“指尖云课・非遗流芳”主题活动,将线上数字平台与线下互动体验相结合,让社区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剪纸、太极等非遗技艺,感受古老文化在数智时代的新活力。她强调,随着数字技术发展,非遗传承已打破面对面教学的局限,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就能随时随地开启非遗学习之旅,这一观点瞬间勾起了居民们的兴趣。


项目组成员许誉丹同学围绕云游文旅平台“线上博物馆导览'等主题,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云展、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平台,引导社区居民突破时空限制,直观领略古籍、建筑、文物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切实提升了居民们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本次活动是天津城建大学社区教育项目“鉴古通今・数智领航:社区居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探索与实践”课题的重要环节,通过此次校社联动活动,不仅让非遗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社区”,更借助数智化平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居民从被动听讲座变为主动学技艺。项目组还特别提醒居民,学习非遗要选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正规平台,确保学习资源权威、个人信息安全。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数智化文化实践,让更多社区居民成为非遗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守护者,在社区内营造人人热爱传统文化、人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社区生活中焕发新光彩,让更多居民通过数智化手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区真正“活”起来、传下去。